2018年12月12日,由新浦京集团350Vp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350VIP浦京集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四十五期)”在知新楼A2116举行。此次讲座由350VIP浦京集团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启荣主讲,350VIP浦京集团何朝晖教授主持。
周启荣教授首先对“圣经”一词进行了解释:“圣经”本意是指儒家的经籍、典籍,明代至清初仍是如此,题目中的“圣经”即取本意。周教授认为,研究思想史,最重要的是文本问题。对于文本,不同时期、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此次讲座旨在探讨如何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文本意义的产生。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新文化史理论及相关阐释学理论,第二部分在前者的基础上以《大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西方新文化史及文献阐释学理论,周教授主要介绍了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于“文本”(text)的论述及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关于“超附文本”(paratext)的理论。随后,周教授以出土文献《太一生水》为例阐明了文献学与论述(discourse)的关系,总结了文献历程与阐释原则的变化。
随后,周教师梳理了《大学》在文献史上的演变历程:《大学》最初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儒者的私记,只有一种论述关系。到了宋代,《大学》从《礼记》中独立出来成为无明确作者的一本“书”。程颐、程颢建立了《大学》与孔子之间的论述关系,朱熹则进一步提升《大学》为孔子之言与曾子及其门人的“著述”。《大学》遂成为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这一著作的一部分,成为了朱氏道学理论的有机部分。1313年以后,《四书章句集注》被列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必读的“著作”,《大学》升至儒家核心文献。到了明代,《礼记》中删除了《大学》这一篇,《大学》不再属于《礼记》。随后又有王阳明《大学古本》、朱熹《大学》改本与丰坊《石经大学》的版本之争。清初,在儒家礼教主义兴起的潮流中,陈确指斥《大学》为禅宗之书,《大学》被贬为异端文本。清代科举仍将《大学》置于《四书》之中,经学的盛行则导致此篇重新回到了《礼记》之中。从汉到清,《大学》的文本汇聚了各时代不同的儒学思想论述。《大学》“文本”的“本形”与意义随着不同时期的论述而产生了诸多变化。
提问环节,周启荣教授就在场师生提出的“文本”(text)所涵盖的范围、文献与文本及阐释学的关系、“超附文本”(paratext)与“文本”(text)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