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儒家文明论坛

儒家文明论坛第59期:为圣人投票?——清末民初的选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时间:2019-06-27 作者:文/王露晗 图/张风范

2019年6月26日19时,由新浦京集团350Vp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350VIP浦京集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五十九期)”在新浦京集团350Vp中心校区知新楼1916举行。本场讲座题目为“为圣人投票?——清末民初的选举制度的历史意义”,由350VIP浦京集团访问学者、美国俄亥俄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贺祥主讲。我院李平生书记主持本场讲座。

贺祥老师首先从概念史的路径切入,选取了1902年商务印刷馆《中英词典》第一次对“election”的定义,即“选民为官”。直到1908年该词典第二次出版,“election”才出现“投票选举”的含义。而在1894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一书中,主要是用“公举”一词。就其使用频率而言,显然起初是“公举”高于“选举”,且两个词意义并不完全重叠。贺祥老师引用甘肃地方官将“调查选举人”一语错误句读为“调查/选/举人”的案例,指出当时政治精英对选举制度存在误会,混淆了选举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区别。他认为对选举概念的界定不清,会带来对这种制度的错误使用,是清末民初选举制度失败的一大原因。

贺祥老师的第二个案例主要是分析清末民初报纸杂志中的“运动”一词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他选用《申报》这一史料,指出时人将“运动”定义为贬义词。在《选举百笑录》、《杂评:选举人心理之实测》中,得见“运动”与“选举”联系密切。他认为对“运动”一词带有在选举过程中动员、运作甚至操纵的意味,这就使得对“运动”的评价偏于负面,选举制度无法真正深入人心。

贺祥老师的第三个案例从制度史的角度探讨军阀与民主制度。以广东省陈炯明为例,他指出,我们对军阀存在长久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军阀们很重视选举一事,对选举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当时的选举最大效用在于教育民众,培养现代化的国民。这与后来孙中山的训政别无二致。

李平生书记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简单的点评,他提出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适用性、操作性问题也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贺祥老师学识丰富,幽默风趣。从概念史、制度史双重维度思考,使人耳目一新。他采用互动式讲座模式,每讲完一个案例,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自由讨论。现场各位老师、同学纷纷提出问题,他的回答细致到位,引人深思。最后,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和融洽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