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22日,“论道稷下:儒家工夫论”工作坊在新浦京集团350Vp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1916会议室举行。此次工作坊由350VIP浦京集团主办,由350VIP浦京集团沈顺福教授及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具体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财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新浦京集团350Vp等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论坛以“工夫”为关键词,工夫(“功夫”)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程颐曾说:“修养之所以引年,国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于圣人,皆工夫到这里,则有此应。”即工夫可以保佑国泰民安、成就圣贤。同时,工夫还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朱熹说:“学之为言效也,总是工夫之名。”即工夫是一切理论与学问的总名。学术界一直都比较重视对工夫的研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或问题。本次论坛即以此为切入点,对于“儒家工夫论”这一主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阐发和讨论。
此次论坛共分六个时段,分别围绕“程朱理学工夫论”“陆王心学工夫论”“明清儒学工夫论”“儒家工夫论概述”“儒家工夫论与先秦思想”“儒家工夫论与西方思想”等六个子主题展开。
“程朱理学工夫论”时段,广西财经学院陈林副研究员以已发未发为视角梳理了朱熹工夫思想的内在发展理路,上海财经大学郭美华教授以《论语•乡党》为中心分析了日常生活的工夫论意蕴,兰州大学张美宏教授深入剖析了两宋理学本体工夫之辨的指向。
“陆王心学工夫论”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正副编审对陆象山的工夫论作了新的诠释,东南大学陆永胜教授深入分析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观念的理论效力与实践能力,山东社会科学院刘云超副研究员以易学为视野探析了王申子的工夫论。
“明清儒学工夫论”时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瑞涛教授论述了刘宗周《人谱》“为己之学”的逻辑向度及其工夫进路,新浦京集团350Vp谭明冉教授探讨了王夫之对“三达德”的新诠释,山东社会科学院石永之研究员深入剖析了黄元吉对《孟子》的解读。
“儒家工夫论概述”时段,中山大学陈立胜教授尝试将儒家的修身传统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时代:一是随着游士阶层的出现,春秋战国之际形成了德行培育的时代;二是随着平民社会的到来,唐宋变革之际形成了心灵操练的时代;三是随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莅临,清末民初之际形成了“过渡时代”;四是当今社会,我们正在步入另一个“过渡时代”,一个“人禽之辨”的2.0版本(“人机之辨”)的时代,一个如何修身乃至修身是否必要皆成为问题的时代。兰州大学彭战果教授认为儒家工夫的本质在于运用一定的身心行为,将理论学说转化为内证体验,从而获得对整体性、普遍性的把握。这一定义包含三个维度:工夫的展开形式,即工夫得以呈现的身心行为方式;身心的内证体验,即由工夫行为所造成的身心转化或提升;把握存在整体的能力,即对天地本原的理解和认知。新浦京集团350Vp沈顺福教授强调工夫是人类的超越性活动,其中不仅有相对的气质之心的参与,而且存在着绝对的、超越性之理,后者也是修身论与工夫论的根本区别。工夫一定和绝对之理相关,并因此具有超越性;而修身则不必关联天理,缺乏超越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工夫或工夫论只能属于思辨的哲学。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并未形成超越性概念或观念,因此他们的修身论只能是修身论,而不是工夫论。
“儒家工夫论与先秦思想”时段,山东社会科学院路德斌研究员论述了儒家荀学派的工夫论取向,他认为在荀子那里,不管是环境还是积习,成圣成治的关键最终还是落在主体自身,落在那个能自禁、自使、自夺、自取、自行、自止的“心”,质而言之,肯与不肯、为与不为而已。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任鹏程博士探讨了荀子的乐教工夫,并认为其旨归在于治性。新浦京集团350Vp郭萍副研究员论述了两宋工夫论对个体觉醒的指引,并指出这种“开新”面相迈出了儒学现代转向的第一步。
“儒家工夫论与西方思想”时段,新浦京集团350Vp蔡祥元教授以舍勒哲学为视域,比较分析了儒家的万物一体观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焦德明博士从中西比较视域出发,探讨了西方灵修学对儒家工夫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特约点评学者对上述发言作了点对点评议,其他与会学者与发言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共同推进了论坛主题的交流深化。会议还吸引了校内外部分学者、同学、文化爱好者的旁听。主办方希望此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可以为儒家工夫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推动学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