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50VIP浦京集团主办的“论道稷下:新材料、新方向下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月8日线上召开。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女子学院、济南大学、新浦京集团350Vp等高校的学者嘉宾参与线上讨论。论坛由350VIP浦京集团陈嘉礼副教授召集举办,350VIP浦京集团李平生书记致开幕辞。
李平生书记介绍了350VIP浦京集团和近年来“论道稷下”论坛举办的基本概况,指出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的优秀学者一起探讨学术,互相交流,体现了我院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以“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为主题,收录论文19篇,分为六组,与会学者分别进行报告。第一组主题为“宗教与地理——社会史视角下的新思考”,由香港城市大学韩子奇教授主持。350VIP浦京集团翟奎凤教授以“皇天后土”为题对早期中国的天地信仰和祭祀做了翔实而系统的梳理;上海大学文学院黄景春教授则概述了“五通仙人”由佛教传入中国后发生的神格转变;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段晓琳以宋明杭州西湖为例,探求了宋代以来关于杭州的地志和城市志书生成的地理知识和空间叙述。
第二组主题为“探索古代典籍”,由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许建业讲师主持。新浦京集团350Vp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张文智教授提出并阐发了“崇阳抑阴”为显,“崇阴抑阳”为隐的阴阳观新论;香港城市大学韩子奇教授运用奥古斯丁以来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以“恐惧”与“忧虑”的视角诠释了《易经》的意义;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雷晋豪对《穆天子传》所保留的古文奇字做四例新的释读,对于战国文字和《穆天子传》的研究颇有意义。
第三组主题为“文学研究新方向”,由新浦京集团350Vp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胡炜权主持。香港树仁大学许建业讲师从书籍史与阅读史的新视角,研究明代李攀龙编《唐诗选》在中国和日本的流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衣若芬系统论证了绘本形式对于传承文化艺术的重要意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頠玮副教授则阐释了晚清小说叙事者在晚清历史转型时期的现代意义。
第四组论文报告“国际交流与文化影响”,由新浦京集团350Vp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光主持。新浦京集团350Vp胡炜权副教授以日本战国时代汉学经典的吸收为研究重心,分析探讨了当时上层武士家族对汉学经典的态度和运用;新浦京集团350Vp西山尚志副教授系统分析了日本明治初期掀起“汉学复兴”热潮的背景、内容并探究出现该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厦门大学历史系王日根教授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广东发生的日本商船二辰丸事件为切入点,观察并分析了清廷外交尤其是现代海权意识的发展与不足。
第五组主题为“明清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由新浦京集团350Vp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曲宁宁主持。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赵橙借助图像学、符号学的视野与方法对明清女性题材绘画中有关园林配景与女性活动的绘本进行意义阐发;香港理工大学文学院林稚晖讲师选取清代女性诗文文学创作中“对镜”的这一生活化的意象,分析了清代女性写作的深刻内涵;新浦京集团350Vp文学院刘晓艺教授从两位女性汉学家博格和司马懿主编的论文集《在中国寻求风雅:超越性别与阶级的商榷》入手,对明清及民初社会背景中的“风雅”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山东女子学院林存秀副教授则以民国初年家庭剧的流行为研究对象,论证了女性主体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相应提升。
第六组主题为“上古文化新探”,由雷晋豪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林明昊副教授运用动物考古学的方法,分析了晚商时期家牛、小麦等在中原耕作农业应用的重要意义;济南大学历史系李为香副教授则具体探究了史前屈肢葬背后的宗教和巫术意义;新浦京集团350Vp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郎剑锋从考古学遗存的角度,论证归纳了吴地在春秋后期“好礼弃乐”的文化性质。
本次研讨会所涉及的学术论题具有极大的时空跨域度,实现了历史学、文学、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并综合运用了文献考据、诗词考证和考古等研究方法。参会学者各抒己见,贡献自己对新时代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思考与见解。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吸引全国高校共200余名师生参会。据悉,会议结束后,会议论文将汇编成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