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学术热点

    学术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王学典: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及其未来

    时间:2025-01-13 作者:

    本文即将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现已于中国知网网络首发。


    摘要

    如何深入解读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如何以跨学科视野、从中国文化整体性的高度理解中医及其未来发展,是本专题访谈的学术旨趣。笔者认为,中医和中国文化共用一套话语系统,共享一个核心理念,同持一种价值观,共赴一种人生境界,同用一种方法论,二者具有深刻的同一性。同时,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最能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医不仅具有科学实验的属性,还提供了一个可以透视中国文化的直观模型,中医与儒学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两个中国文化的重要果实。中医的未来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走向世界、走向科学、走向生活。


    2024年10月16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邀请350VIP浦京集团院长王学典教授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张树剑教授,在新浦京集团350Vp《文史哲》编辑部就“中医与中国文化研究”专题展开深入对话。

    张树剑(以下简称张):今天我们邀请王学典先生做一个跨学科的学术访谈,涉及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医的未来发展等问题。希望通过聆听王先生从中国文化角度理解中医的一系列独特思考,使我们的思路得到开拓和深化。

    王学典(以下简称王):很高兴有机会与张树剑教授就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进行面对面交流,张教授集中医医生与中医学者为一身,你的相关研究很受大家关注,我也深受启发。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关系,是我在历史学领域及在从事相关文化研究时经常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从今年(2024年3月)我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中医的提案(即“以中医馆为载体 开拓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新局面”)以来,中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等,就成为我关注的中心问题。在我看来,中医与中国文化二者具有深刻的同一性,同时中医文化本身也具有突出的独特属性。


    1 同一性: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1.1 中医和中国文化共用一套话语系统

    王:首先,我认为在传统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有一套形态完备、驱遣自如的概念系统,而中医也同样使用这套概念或话语系统,如阴阳、气、五行等,它既是中医的核心术语,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术语。所以我认为中医和中国文化共用同样一套概念系统,形象一点地说,二者是共用一个心脏的连体婴儿,密不可分。换句话说,中医承载着中国文化相当多的内容,可以说中医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同时,这一套概念系统也是中国哲学史界重点研究的对象。譬如研究“气”的学者和文章非常多,《孔子研究》中许多文章都是研究宋明理学的,其中关于“气”的文章,前些年几乎每期都有。

    张:是的,儒家也讲“气”,如“浩然之气”;道家里也讲“气”,如“冲和之气”。王先生您说中医和中国文化共同运用一套话语体系,那他们之间是否具有包含性,比如说中医是不是包含在中国文化之内?

    王:这没问题。中国文化是很庞大的系统,中医既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这个系统的重要承载者。中国文化不能总悬在空中,在某些方面或领域它也能起实际的作用,中医就是中国文化起实际作用的案例之一。中国文化的许多概念是可以表述身体某些变化的,甚至可以说,像“气”这一类的哲学概念很可能最初就是来源于人对身体的认识。

    张:关于“气”的问题,中医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那么您认为,“气”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具有本体论特征的吗?

    王:中国文化尤其是宋明哲学认为,“气”是本体世界的构成部分。在哲学、历史学以及文化研究领域,我们可以说“气”是中国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国古人认识客观宇宙世界和表达世界观、本体论的核心概念。朱熹说过:“天地之间无非气。”它充塞天地之间,具有本体论意义,这在宋明理学那里是没有问题的。

    张: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里缺乏对本体论的追求,或者说先秦文化里面很少,直到宋明理学才有重点讨论,是这样吗?

    王: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应该是一开始就有。难道中国古人不思考外部世界吗?当然他的思考和把握方式有差异。例如,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提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的物质形态。但“气”或者“风”已经是外部世界之一,是古人思考的客体对象之一,这是本体论探索的雏形。前面讲中国文化与中医共用一套话语体系,也有这一意味。再比如“阴阳”,假如没有阴阳概念,中国文化的话语系统不知道怎么表达,它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

    张:“阴阳”概念是不是属于一种认识方式?属于认识论?

    王:是的。这是主体把握客观世界的一个概念,一个范畴。世界怎么是阴,怎么是阳?它和气不一样,气是个客体概念,阴阳是种认识论概念。我们怎么来整体表达、总体把握世界万物的关系,特别是像高低、上下、安危、盛衰、祸福等这些对立的关系?所以“阴阳”这种专门用来表达对立关系的概念就提出来了。大家知道,中医特别强调辨证施治、阴阳平衡。再如五行的概念,金木水火土也是这样,相生相克。在先秦世界,五行等概念是中国人把握客观世界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工具。五行不一定带有本体的意义,但“气”在中国话语体系的演化过程中带有本体的意义。《黄帝内经》使用的概念模式,除了对人身体的描述特别精微之外,那一套大的概念系统、话语体系,和中国文化没有什么本质差别,读起来不让人感到陌生。

    张:所以古人才会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古人是先读书,如果科举失利,就去行医,是因为具有共同的知识基础。

    王:对,就是因为他们是同用一套话语系统,既可为相又可为医,既可用来治理社会,也可以用来治理人的身体。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没有一套可以离开中国文化的单独的话语系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没有差别,譬如说《黄帝内经》里边涉及的对人的经脉的表达,就很专业很细致;但是他的核心话语,能为中医提供主要预设和支撑的,则是共同的东西。

    张:有一个问题,中医尤其是传统的中医,它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中国文化有共同的话语体系。那么中医在明清以后,西学东渐以后有话语体系的改变;这一新的话语体系影响至今,而且今天的中医学话语也在不断地变革之中。王先生提出了中国现当代学术的三次转型的问题,那么中医学话语体系的转变是否也包含在现当代学术潮流之中?受不受这个学术转型的影响?

    王:肯定有影响。我认为当下学术的主流是向本土化转型,是从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当中把自己解救出来,在尊重我们主体性的前提下再往前发展。我们理解某段历史要有框架,否则的话怎么直面过去?不能只是描写那些无穷的细节,必须用一套概念把它概括出来。所以我才提出三次学术大转型的判断。中医的当代复兴就是学术本土化转型大潮中的显著案例之一,所以中医要回到自己本身,它不能西医化。遵照中医本身的核心规律去做,这是比较正确的道路。

    张:那么这个学术转型过程除了中医之外,在其他方面有没有体现?

    王:那当然有。历史学的话语体系就彻底改变了,哲学的话语体系也改变了。譬如历史规律,中国古代哪有历史规律的说法?!中国传统思想家们特别强调“势”的作用,也就是历史规律的作用,但是他们没有“规律”这样的概念。所以近代以来历史学的整个话语系统都被改变了,中国全部学术话语系统都改变了。这也包括中医的概念。中医概念本身是在西医出现之后才有的,无论叫中医还是叫国医,都是相对而言的东西。所以这一套话语系统,我们只能说是传统中国的产物。那么未来中医的话语系统会不会有变化?我觉得应该有变化。因为中国文化这一套系统,它描述的世界太大了,不精微,没办法把握。比如人身体中的气,我们应该怎么把握?传统中医对它有不精确的描述,我认为那是在有限的话语资源背景之下,只能使用这套话语作有限的描述。

    张:中医的话语体系在不停地改变。刚才您说除了中医之外,其实中国各个学科也在改变,因为整个社会潮流的改变是整体性的。西学东渐以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学科、所有的学术领域都被现代化裹挟了。对于这种西方话语裹挟的后果以及两种话语的对抗,您能不能作一个评价?

    王:张教授提这个问题很好。这实际上牵扯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中国本身最后能不能融入世界?融入世界之后,我们又如何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东西方不同的话语系统背后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是生活方式,是人性。我觉得人有两种本性——一种本性是向往自由,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自由是很高的价值,像过去常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自由不仅在西方是最高的价值,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仍然有自由。我认为西方自由主义,以人、以个性自由为核心的这套思想,仍会有自己的生命力。另一种本性是中国式的,渴望亲情,渴望依靠,渴望安全。这就体现为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我们依托家庭、依托家族、依托国家等更大的共同体,到现在我们工作上还是依托单位,生活上还是要依托一个社区。

    我认为这两种植根于人性的生活方式,谁都不能取代谁。所以这就是东西方最后怎么融合的问题,是不是要走一条个性至上和亲情至上互相兼顾的立场,能不能向这个方向靠拢?中国文化的最终命运取决于这一点,因为文化的载体是生活方式。文化有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观念形态,比如四书五经的思想体系;另一种形态是实践形态,就是生活方式。古代中国人识字率并不高,但是多数中国人都是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原则来做人做事,这是生活方式训化的结果。有些人没读过《论语》,但是可以按照仁义礼智信和儒家做人处世的标准来立身。这是生活方式塑造的,这就是文化。生活方式是最大的文化,是一种日用而不觉的东西,人们是把某种价值当作习惯,潜移默化。其实这种实践形态的文化更有力。所以东西方不同的话语系统的统一,归根到底是两种生活方式的统一。

    张:您讲的东西方对人性的两个方面的追求,是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联的。我想,是不是可以去追溯它的人性的根源?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以人情为基础;而西方相对来说是一个流动的社会,所以必须有契约。这种差别是不是影响了人性?

    王:我也这么认为,东西方不同人性的产生与农耕社会和流动社会有关。同时我认为这是大自然赋于人的两种本性,而且东西方社会的塑造是分别植根于这两种人性的,所以这两种人性最终不能互相取代。更深入来看,西方的生活方式是权利本位,个人权利、个人至上;而东方这种依靠亲情的生活方式,背后是义务本位。儒家一定要让各方满意,总是为对方着想,要尽自己的义务。这两种生活方式,正是关涉到东西方文化未来的命运。

    张:文化才有最大的驱动能力。其实我们对文化这个词看得很虚,我们做什么都可以是文化,比如市井文化、饮食文化。我们现在无法抓住文化弥漫的这种状态。王先生的观点我特别认可,文化是承载于生活方式的,我们每天吃什么,如何出行,如何交流,这些才是可以触摸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导致文化的改变。

    王: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是成为习惯和惯性的东西。因为文化每天都在再生产,每个人都处在这个生活方式当中,每天都在改变。在中国古代,你可以不读四书,但是你必须按照儒家这种标准、按照这种价值观生存。


    1.2 中医和中国文化共享一个核心理念

    王:刚才我们也谈到中西方的平衡问题,我认为中医和中国文化不仅共用一套话语系统,还同享一个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就是平衡与和谐。整个中国文化追求平衡与和谐,而所有中医的基本理论,它的基本预设也是平衡与和谐。阴阳不平衡、寒热不平衡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中医和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是一致的:和谐、平衡。平衡是身体的最佳状态,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其实是一个是否平衡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这样。某一个因素被破坏了,那么其他因素都会来适应它,然后再维持一个平衡。所以我认为,中医追求的平衡、和谐,也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譬如中国文化中的过犹不及、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中庸之道、和为贵等。

    张:对,中医叫“阴平阳秘”。平衡也是个哲学概念。中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是“柔自取束”,西方是“刚自取柱”。西方会有断裂,断裂才能成长。中国人喜欢修修补补,西方人喜欢打破。

    王:平衡和谐,也是中国社会的最高选择。西方渴望的是打破平衡,社会才能进步、发展。因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都是对既有平衡的打破。我最近也在想,不知道中国的那些先贤,像孔子等人究竟看到了什么,才使他们如此强调和谐,如此强调平衡,如此强调过犹不及?他总是为了要解决问题,他总是看出了某些东西。《论语》中强调“过犹不及”,强调“和”,究竟是针对什么问题呢?我们无法知道了。

    张:我感觉,应该还得回到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当中去寻找。

    王:对。我觉得,中国的先贤是不是从过度享乐、从纵欲过度所导致的后果中悟到了道理,所以才如此强调中庸、强调平衡。凡事过度了就会走向反面,所以《论语》等古籍如此强调过犹不及,如此强调中庸,把中庸当作最高的价值,把平衡作为最高的理念,把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把平和作为最高的理想。我认为很可能都是从人的身体里看到了一些东西,可能和对人体的认知有关,换句话说,和中医有关。

    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个偶然吧?

    王:应该不是偶然,肯定是和他的身体、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有关。平衡这个概念,在中国不是偶然的,它是最高价值。《国语》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的也是这个意思。而且他还要强调不同,不同之间的和,允许不同,允许不同事物的存在;如果都是同,也不是儒家的理想

    张:对,中国音乐也强调“和”,中国的饮食也强调五味调和,中药也强调“和”。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考虑。


    1.3 中医和中国文化同持一种价值观

    王:除了上面所谈到的外,我认为中医和中国文化还同持一种价值观,即仁者爱人。中医典籍《千金方》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儒学和中医,我们完全可以用古典人道主义来概括。而且我认为国际红十字会的理念和追求,也就是儒家的最高追求。换句话说他们都把人的生命看作是高于国家,高于种族,高于血缘,高于政治,高于意识形态的。国际红十字会的理念,譬如说战争期间不杀俘虏,两军交战并不影响医生救人性命——这就是国际人道主义。

    张:天覆地载,莫贵于人。生命是最珍贵的。

    王:我觉得国际红十字会的理念,典型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观、价值观,也是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慈爱慈善,这是中国文化最动人的一种理念。我们看到,中医也是如此,更是如此!像悬壶济世,向路人、平民施救,兵荒马乱施粥赈灾,都是爱人、慈善理念的表现。这种行为背后深藏一种情感,这些是中医最高的价值追求。这在中国古代比比皆是,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古典人道主义。

    张:中国古代这种古典人道主义,是我们现在给他的定义,古人可能未必会有这种认识。他这种自发的古典人道主义,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王:这就是来源于儒家的价值,仁者爱人。这是人之四端中的恻隐之心。儒家甚至主张为了救人可以超越礼义,譬如古代礼仪中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但《孟子·离娄章句》中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我认为救人性命、慈善这些信念,是中国最完备的典型的古典人道主义,这和儒家的追求、中医的追求完全一样。医生眼里没有富贵,没有阶级,没有种族,没有血统,这就是具有超越性的、真正的人道主义。这是人类之间的同情心。这是我所说的第三点,人是最高的追求,最高的价值。这种对人的生命、生存权的尊重,是中医,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最宝贵的价值观。


    1.4 中医和中国文化共赴一种人生境界

    王:现在说第四点,中医和中国文化共赴同一种人生境界,这就是天人合一。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中医,其实都主张天人合一。我认为有两个天人合一:一是人类和外部自然界的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同步,譬如不能过度开发自然界,树林、绿地、湿地、平原各要素都要保持平衡,不能改天换地,这些都是人与大自然的平衡;二是人自身也要天人合一,人自身是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的天是生物钟,人的起居作息时间应该和生物钟相合,这种天人合一,攸关每个人的健康状态。所以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与中医治病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包括前面说的平衡和谐,都是一致的。譬如说生物钟,中医认为气血流注有一定节律,子时不睡觉就会使相应的内脏得不到休息。中医有子午流注派,我相信这个理论。

    张:您说的生物钟,还包括人本身的和谐,人本身的节律。人自身节律的形成,基于人和自然界的协调,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就是自然。人法道,就是按照自然界规定的节奏去生活,应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说我们认为人身体里有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可能有上下层级的关系。

    王: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和中医的共同追求。我们人类要追求大的天人合一,我们医生或者我们每个人,还要追求自身的天人合一,追求自身的节律与生物钟同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中国文化和中医的关系问题。


    1.5 中医和中国文化同用一种方法论

    王:中医与中国文化还有一种关系值得关注,这涉及到中医的望、闻、问、切。我认为中国文化和中医同用一种方法论,就是说中国文化和中医的方法论是一致的。我觉得在中医看来,人的身体是个黑箱。那么怎么样判断黑箱的变化?是通过解读各种信号。

    张:察外知内。

    王:对,中医通过舌苔、脉搏,也就是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辨证论治。因为古代中医无法进入人的体内去看,人体实际上是个黑箱,但是高明的医生可以通过特定的信号比如脉象,“看”到人体内脏所发生的变化,这就是典型的中医的方法论预设,通过解读黑箱输出的信号来判断体内的变化。实际上,这也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方法论预设:无论是上层还是民间,通行的几乎都是天人感应。天意是什么?不知道,是个黑箱;命运是什么?不知道,是个黑箱。而古人认为,天意是通过一些现象,比如打雷、地震等来体现,命运也是有征兆的。所谓天意不可捉摸,只能通过某些信号,如地震、天灾、异常天气、星象等来解读和判断。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病变和人身体的病变都是无法直接观察的,都是通过某种信号来显现的,而这些信号需要解读和推断。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提出来的,笼罩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包括所谓的占卜,无不遵循黑箱原理,这是中国古代的真实情况。所以,中医与中国文化使用的是同一种解读外在信号的方法。

    张:所以古人察天象而见凶吉。王先生说中国文化方法论,实际上中国古人的社会治理要依据天的旨意,而测天的旨意要去通过以外测内这种方法,寻找一个依据。中医认识人体,也是通过信号。中医通过诊脉判断人的内部,需要“以诊脉为名耳”,通过诊脉作出判断。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医的关系我觉得王先生总结的很好,中医与中国文化共用一套话语体系统,共享一种核心理念,共同持有一种价值观,共赴一种人生的境界,共享同一种方法论。


    2. 独特性: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王:中医与中国文化还有更深层次的关系。总书记谈到中医的时候强调过一个判断,“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个人认为,这事实上牵扯到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另一种关系:中医对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价值。中医和中国文化具有共性,共享一些东西;但反过来,中医对理解中国文化意味着什么?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2.1 从中医最能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王:首先,中国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这个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论述过了,马克思把东方的历史发展道路看作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东西方是完全不同的历史道路,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念和孔子的思想观念不一样,东西方运用了不同的概念术语或话语系统,而且还有不同的礼节仪式、不同的生活方式,西方以个人至上为核心、为基础,而中国是以渴望亲情为基础。所以东西之间生活、生产方式差异甚大。而中医最能使我们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换句话说,我们在中医这个案例上,从中西医在如何看病的差异上,能明显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比如中医治人,西医治病。这个理念思路完全不一样,所以在医学上表达的特别明显。

    张:中西方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所以中医和西医的制度框架、思想观念和概念术语也不一样。中医理解人体是比较模糊的、笼统的,具有文化意义和博物学色彩的,是传统农业形式的理解。理解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就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中西方的疾病观、身体观、诊疗观、药物观,是完全不同的。

    王:中医这种治病的方式,对人身体的理解,对于病本身的理解,完全能看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总书记说的,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国文明宝库怎么打开,怎么理解?从中医学上就能打开了。

    张:所以我们回到前面最初那个话题,现在讲中西医结合,要中医保持主体性,这就意味着中国文化保证主体性、自主性,就是您一直提倡的建设中华文明、中国独立自主的学术体系。我们认同世界大同,要融入世界,但是还要保持独立性。有了独立性又保持和谐这个世界才有趣味,才有意思,整体世界才能进步。

    王:张教授也关注相关问题,很荣幸。确实,如果在主体性这一点上不能确立,其他问题都不好决定。只有把主体性确立了,然后其他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2.2 中医提供了理解中国文化的直观模型

    王:中医能够帮助我们实际地理解中国文化。民国时期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是向外的,中国文化是持中向内的。反身向内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强调自制自律,中国文化始终在反思人类自身。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要应对一个短缺社会,一个资源匮乏性社会,应对供应不足的局面。在供应不足的时候,既要让老百姓吃上饭,还要让贵族享受体面的生活,平衡怎么掌握?老百姓就要节欲,就要克制,所谓克己复礼。我认为在工业化出现之前,西方社会也是短缺,物质也是匮乏的。同样是针对匮乏社会,东西方解决的思路不一样,由此决定了东西方走上不同的道路。西方是开源,要生产更多的东西来满足需要;中国是节流,要节制人的欲望。西方是征服自然,征服外部世界,科技就产生了,技术手段提出来了,机械产生了;中国面对困难的时候,是节制、克制,是征服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征服外部世界。这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表现在治病上也同样是这样。中医是反身向内的,追求天人合一与自身的平衡,追求自身的内部小宇宙的平衡。身体出了问题并不是要把某部位割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医学之间是有差别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医为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可以直观的模型。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别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统一性,而越是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东西就越抽象,越难准确理解和把握;而中医恰好为人们展示了这种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特别是中医的经络学说,最鲜明地体现出整体观: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彼此关联的系统。所以,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最好的途径是中医。

    张:是这样,中医理论一直强调关联,尤其是脏腑、经脉、体表官窍之间的关联。“关联”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王: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杰出品牌。中医能够体现整个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比如整体论、仁者爱人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总书记这句话,为什么中医是一把钥匙?要打开中国文化这个巨大的宝库,有什么线索?我认为,中医和中国文化难解难分,理解了中医的原理就理解了中国文化。本来中国文化看不清楚,现在通过中医能看清楚了,这就是它对中国文化的巨大的贡献。


    2.3 中医本质上是科学实验的另一种形态

    王:我还有个观察,对中医来说可能也比较重要,我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我认为中医并非不科学,而是比较科学的。我说中医是科学的根据,主要是因为中医也是基于科学实验的,但中医的科学实验场所是人本身,每个病证与方药都是这个独特实验室的实验材料,都是科学试剂。所以我认为所有的名老中医,都是在这个独特实验室里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是标准的科学家。中医知识一方面基于几千年实验的总结,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另一方面基于中医医生一辈子的治病经验。所以中医也是科学,也是实验。这就能够以中医为案例回应李约瑟问题。

    张:科学史家经常讨论中国有没有科学,这是李约瑟难题。实验室之外有没有科学?这还是一个定义问题,如果定义所有的文明对自然认识的知识成果都可以属于科学,那中医肯定是一种科学。科学的定义很复杂,但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求真的知识,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经验也是科学的一种,是最基础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了经验,然后才有经验主义,才有逻辑,然后才有证伪、证实;但是所有的证实与证伪,其获取知识的前提都得有经验。所以王先生说中医是一种科学,是另一种实验。

    王:但是中医的这种实验有一个问题,它无法作为一种固定标准的数据准确传承下去,每个年轻的医生都要从头开始,这一点和现代科学不一样。但是名老中医,都有千百次实验,实实在在是科学家,是在进行另一种科学实验和经验总结。所以中华文明宝库里是有科学精神存在的。


    2.4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果实

    王:另外,我觉得中医和儒学是中国文化结出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果实。他们既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中医和儒学这两个果实,一个治世,另一个治身,效果是一样的。譬如韩愈在《进学解》中就说:“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所以,用中国文化来治身,就是中医;用中国文化来治世,来“治国平天下”,就是儒学。我个人认为,维系中国文化长久生命力在儒学,维系中国人种的延续在中医,我觉得这两种都不可或缺。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没有身体更不行。恰好这两者互相配合,十分巧妙:一个治心,治人的精神,提供文化和精神力量,提供治理社会的智慧;一个治疗肉体,平衡五脏六腑,从而延续种族。这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果实,而且是很对称、很典型的两大果实。中国的人种维持到现在,依赖于中医;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上取得这样一个地位,取决于儒学。所以这两大果实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它们又反过来作用于中国文化。

    张:中国文化主张反身向内,中医学治疗方案是这样,儒学也是这样。中国文化的这两大理论成果是可以并列的。西方文化里面有三位一体理论,中国文化里有这两大果实。

    王:中国人之所以延续到现在,离不开中医。中医和中国人口的众多,究竟有多少关系,值得研究。我们和欧洲可能拥有差不多同样的土地,但是中国人口是多少,欧洲人口密度是多少?一场黑死病,把欧洲人口消灭过半;中国遭受的瘟疫不知有多少,但每一次都通过考验,都没导致人口过半消失。导致中国人口过半消失的是战争,是改朝换代的争夺,但我们从未发生过黑死病规模的瘟疫。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医学体系。

    中医的作用事实上被严重低估了。中国人的人种延续,我们长期以来把它看作是社会治理的结果,中医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估计。这一方面是因为历史记载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事实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和整理。


    3. 创新性发展:中医的现代化与未来


    3.1 中医必须走向世界

    王:我个人对中医的现代化发展也有几点想法。第一,中医必须走向世界。不被世界上主流国家接受的东西,有可能无法长期存在。同时如果中医和西医不对话,就无法走向世界。所以中医的未来是必须走向世界,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原来我们一直用孔子学院来推行中国文化,但由于孔子学院带有某种意识形态属性,而且也不能给所在地区的人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不容易被接受。我们现在应该另行择“船”出海,中医恰恰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在世界各地大规模建立众多中医生活馆,中医承载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应搭载中医这艘“船”走向世界。

    张:中医与西医之间也可以视作是一种阴阳关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不交流是不行的。实际上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也是靠西方医学。

    王:对,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就是通过办医院开路。譬如协和医院、慈济医院等,都充当了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先驱。文化的交流常以医学开路,这是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办法。当年佛教传入中国,也是借解决身心痛苦问题作为媒介。因此中医的未来和命运,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和规模上走向世界。


    3.2 中医必须走向科学

    王:第二点,中医要走向科学。特别是中药必须走向科学。日本的汉方做的很好,韩国对中药的开发也是如此。韩国通过现代技术从人参中提取有效成分制作的产品,在世界贸易上占了绝大多数份额。另外,对中医来说的身体黑箱,需要通过信号来判断其中的病变,但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人体黑箱基本上都被科技打开了。在各种高端仪器之下,人体已经变成白箱。当然有些东西还需要信号,有些方面仍是现代仪器所无法呈现的,譬如气血、阴阳、寒热,譬如人的体质是火还是寒等,这都是西医和现代技术无法判断的。但是人体已经是白箱,在解剖学面前人体已经可以直接观察,这已是事实。问题在于我们怎么样利用这一点,反过来有助于中医的治疗。

    张:中医的未来是走向世界、走向科学也好,还是打开黑箱拥抱现代医学技术也好,都是我们前面讨论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交流的一种结果。中医必须要充分吸纳另外一种异质文明或者异质文化,或者是其他技术特长来服务于自己,服务于中医的诊疗。这不代表中医失去主体性,中国传统的认识方式、思维方法,包括前面说的思想观念、概念术语,还是可以存续的。

    王:是的,强调这一点很重要,西医出现之后,中医仍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例如如何让气血、经脉畅通,这是中医的优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志、情绪对身体的巨大影响。西医现在已可以通过改变某种基因,让某种相对应的疾病消失。但是人的情志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中医对情绪的调节,目前远远被低估了。现在社会抑郁症多发,中医通过调整心理状态,调畅情志,疏导情绪,让人重塑生活方式等疏解。情志对人身体的影响,长期以来被低估,如果情志对肉体的影响得到充分的估计,那么中医的作用将能够得到进一步显现。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中医的未来出路。


    3.3 中医必须走向生活

    王:中医未来最重要的一条发展道路就是走向生活。吴俊玲老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生活化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道》,首倡“中医生活化”,提出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传承和具身体验,是一种日用而不自知的知识体系,很有见地。中医生活化是中医的巨大优势,也是中医将来获得不竭生命来源的一个方向。比如食疗,利用药食同源的优势,把日常食物当作药来使用,同时选择更为合适的生活方式,就能预防生病。

    张:中医学特别追求疾病的自愈,也主张可以通过调节饮食、调节生活方式等保持身体的健康运行。中医治已病,更治未病。

    王:中医在预防人生病、治未病方面,是西医无法比拟的,这是中医的广阔天地。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会追求身体不生病,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这种追求会成为潮流,会成为现代生活的主流,我觉得这是未来中医大显身手的一个方向。所以中医生活化是中医的巨大优势,中医能调节人们的生活,有利于我们塑造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的建构和完善,这一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中医药的未来和中国文化的未来是同步的,中国文化也同样是要实现创新性发展,也要走向世界,走向科学,走向生活。

    张:现在学术界也是这样,越来越在走向生活,走向现实,然后走向人。医学首先是人学,应回归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要有人的情感,人的温度。因为如果没有人在里面,很多东西都无法落地。

    王:今天谈了一些体会和思考,在张教授等中医学的专家面前纯属班门弄斧了。

    张:谢谢王先生,您讲得特别好。王先生是以“他者”的眼光看中医,让我们很受益。


    受访者简介

    王学典,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新浦京集团350Vp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350VIP浦京集团院长、《文史哲》名誉主编、《孔子研究》主编。第七届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等职。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和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十余部,编著数十种,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等课题多项。


    来源 | “山东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