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
疑問代詞“底”的形成問題 提 要 對於疑問代詞“底”的來源,古今中外學者有兩種相反的意見。
2008-11
[提 要] 询问事理与反诘、并且主要用于反诘的“那(哪)”出现于东汉时期。
2008-11
摘 要 近代汉语里的“若”系性状指示词有“若(子)”、“惹(子)”和“日”几个词形。
2008-11
疑問詞“多”、“多咱晚”及相關時間詞的幾個構詞問題 馮春田 [提 要] 漢語指代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往往發生一些超出通常所總結的構詞方式範圍的變化。
2008-11
汉语历史上疑问代词演变的特殊规则 冯春田 从汉语史研究来说,代词的历史变化、尤其是代词的形成或来源的探讨是一大难点。
2008-11
提要 词音是词的语音形式,许多词的方言特点是由于词的方音差异或词音的地域性变异而形成的。
2008-11
提 要 本文讨论汉语合音式疑问代词“咋”和“啥”的形成时期、地域性差异、语法位置、形成方式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一些语言问题。
2008-11
提 要 本文着重论述:聊斋俚曲假设助词“着”的用法及其形成;“着”跟假设助词“可”及“时”类词的异同;方言里的连词性“不着”、“不”跟假设助词“着”的关系。
2008-11
提 要 在以清代河南话为方言背景的《歧路灯》里,结构助词“哩”兼有“的”、“地”、“得”的用法;“哩”用同“的”时,又体现出跟后期近代汉语“的”相一致的演变特点。
2008-11
提 要 疑问代词“作勿”、“是勿”是“作”与“是”跟疑问词“何物(勿)”的省缩形式“勿/没”在“作+inter+VP”和“是+inter+NP”的句法结构环境里组合形成的。